愣了愣。
“英国公不敢说,是因为大明胜之不武吧?除了宁夏战役,哪一场不是依靠先进的火器、确切的情报、完备的后勤?能拉开弓的勋贵半数人都不到,真领兵的将领只有寥寥数人。大部分还是历经几朝的老将。”朱寿痛心疾首。
草原的游商部落解散,系统消失,今后的战争需要实打实的武力。
大明的战力表面光鲜,内里糜烂。因为粮饷的充裕,军机处对军纪的严查,士兵逃跑、军队吃空饷的现象扭转了。而关于将领的任命,触及到大明的祖制,军机处也不敢妄动。
太祖制定的军屯制度不适合此时的大明。尤其是武官父子承袭的制度。因为父职子替,堵上了有能者的晋升之路。一代代下来,武官的素质堪忧。除了经常对抗鞑靼的九边边军,能打仗的没几人。后世正德朝农民起义一路打到京师,最后调集了边军才消灭了起义军。
英国公惭愧地低下头。
大明确实不是光明正大地打败鞑靼。云南黔国公驻守边界,与安南长期对峙却没有主动开战,也是对军队战斗力的不信任。李公使计挑拨缅甸、安南两国的关系,也是无奈之举。
弘治帝对军队的内情也是心知肚明,除了保持战斗力的九边边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