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号,而应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
庄子后学评论儒家,“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庄子?渔父》)。[4]
创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 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中国思 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载:“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4]
发展
儒家在先秦时,和诸子地位平等。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即所谓的“焚书坑儒“。至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而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经,孔子以继承华夏民族文化著称,因而儒学本身便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由于宗经而尊儒,这也是儒家交上好运的原因之一。孔子作古,“儒分为八“(《韩非子》),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 一系传道,二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这便是先秦儒学……[4]
没落历程
儒家思 想以传统封建社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