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就有反抗!这个公式用在渤海人身上肯定是对的。
自从渤海国灭亡以来,各种各样的反抗就没停止过。其中最大规模的反抗发生在辽圣宗时期,渤海人聚居的东京辽阳府发生了以渤海王族后裔大延琳为首的大起义,义军一度声势浩大,攻占了辽国东京辽阳城,但是却在沈州被汉人将领张杰击败,同时东京副留守王道平和黄龙府兵马都部署黄翩又拒绝相应大延琳,使得渤海人的起义陷入了三面受敌的困境,在坚持了一年之后彻底失败。
经过这一次大起义,渤海人在大辽国内彻底沦为了贱民。而汉世大族则通过镇压和出卖渤海人的起义得到了契丹人的信任……汉人和渤海人之间也陷入了互相敌视之中。
如马大忠臣这样的汉人大官说起渤海人直接就是“渤海奴”了,渤海人在背后则管马大忠臣这样的人叫“汉奸”……
在马植的老家大凌河一带(医巫闾山),也有不少“渤海奴”,大多是工匠。因为大凌河地区是辽国的手工业重镇,有不少的官营瓷窑和织户,基本都是饱受压迫“渤海奴”,经常会做一些破坏民族团结的事情。
医巫闾山马家作为大凌河一带的大族豪强,自是经常和这些“渤海奴”发生冲突了,可以说是双手沾满了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