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高丽的都是比较精良的器械,大约可以装备五万步骑兵。
同时武好古还根据宋徽宗的旨意,带人去开封府西北牟驼岗的天驷监的马场挑了1000匹军马卖个高丽人组建骑兵——卖给高丽人的马,和天驷监挑出来的马,当然不完全一致的。其中60匹既高大又年轻的母马,被武好古扣下,用开封市面上购买的劣马替代。那些母马则让周云清亲自押送,和那三匹阿三马一起送去界河马场了。
这样界河马场现在就有了5匹种马和100余匹母马,还有30多匹没有长成的小马驹。另外还有数十名武好古从各地搜罗来的马伕和兽医,以及五个各自分离的马场。
作为一个种马培育基地,这样的规模已经足够了!接下去就是持久的投入和严格的血统管理以及反复的近亲交配了……其实没有什么难的,都是很早就已经掌握的技术。
在办了两年的马场之后,武好古已经知道北宋时期养马的技术并不落后。他还知道北宋一朝的马种其实是在衰退的——太宗、真宗朝的好马远比现在要多!这说明中原地区养马的技术不差,差的是育种管理!
育种管理和大规模的放养其实是两个相反的路线,一个是讲究精细的;一个则是粗放管理。前者需要的是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