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带兵官从哪里来?”
被苏东坡一说,苏辙一时也无语了。他也不会带兵,更不会知道什么士官制,什么志愿兵了。从现在试行的府兵制制度来看,的确需要“武举”提供军官。
“武举就武举吧,”苏辙最后叹了口气,“搞甚左右榜?还要改革国子监,你就不怕成为士林公敌吗?”
“怎么会变成士林公敌?”苏东坡笑了起来,“子由,你多虑了。”
“但愿吧!”苏辙摇摇头。他知道自己的兄长现在正在兴头上——压抑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咸鱼翻身了,能不折腾几下吗?
而且现在的官家也要折腾啊,虽然还用着建中靖国的年号,但是脑子里想得都已经是富国强兵了。
只是当今官家富国强兵的路子和先帝们不一样……
苏东坡看到弟弟不说话了,以为给自己说服了,于是就道:“子由,现在朝中最要紧的就是推广府兵制了。下一步就是在京兆府全面推广,还要在陕西之外找地方试行。我想在京西北路的河南府(洛阳)、河北东路的大名府、河北西路的相州、河东路的太原府同时试行。你不如从中选择一府去主持吧。”
“我去洛阳吧!”苏辙道,“洛阳多公卿,我在那里还有点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