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不也上了奏章,都主张谨慎持重吗?”
现在赵佶麾下有“四大将帅”,分别是高俅、章援、童贯和武好古。这可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帅才,陶节夫和张叔夜这两个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帅臣可比他们差了一些。
所以在朝廷里面恐辽症爆发的时候,赵佶也下旨向这四大将帅征求意见。
其中武好古和童贯都是主战的。武好古认为契丹人最多在河东、朔方制造一些摩擦,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而童贯则表示朔方、陕西兵强马壮,足够应付契丹的任何挑衅——这可不是吹牛,朔方路和陕西六路现在有十一将新军,隔壁的河东府麟路还有折家、杨家的两个将。总共有十三将的常备新军!而且陕西那边的新军还能随时再扩充出几倍!说兵强马壮,那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但是高俅和章援却显得谨慎多了,都主张要韬光养晦,暂时别太刺激大辽。
蔡攸这时接过话题,笑着说:“这些年我朝勃发如此,契丹人只要不是聋子瞎子,就早该知道了。韬光养晦之言,不过是自欺欺人。如果因此寒了那些不远千里万里来投的国家的心,反而对我朝不利,对契丹有益啊。”
赵佶叹了一声,正准备换一个话题,和武好文、潘孝庵、蔡攸等人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