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之士不仅会苦练火枪之法,还会在造枪制药(火药)上下足苦功。将来朝廷不仅有精通火枪的士大夫可用,还会有好的火枪和好的火药可用。就不必再惧怕暴周了。”
好像也有道理……
赵桓又瞧了眼右相何栗。
何栗奏道:“陛下,我朝过去一味重文轻武,以至于士大夫空有报国之心,而无报国之力。此乃天下变乱之根本缘由!而如今又是武贵而文轻,长此以往,只怕要重蹈唐季五代的覆辙啊!”
可不是嘛!
赵桓一下子就纠结起来了。
现在大宋的武夫越来越不像话了!已经到了敢和朝廷叫板的地步了。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何卿有什么办法吗?”
何栗道:“臣以为文武之道还是应该并重的。”
“如何并重?”
何栗奏道:“不仅要以打靶取士,还应该募打靶之士从军立功。”
这叫文武并重?赵桓看着何栗,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一旁的左相耿南仲问:“打靶之士从军不就成了武人了?”
何栗道:“只要是文资就是文人……本朝文臣向来可以立军功的。”
耿南仲心想: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