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人性本就如此。
这是劣根性。
法家对于人性的论点,完全推翻了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
而是遵循了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思想。
到了韩非子时候,更是在性本恶基础上加以延伸。提出: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故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故后妃、夫人太子之党成而欲君之死也,君不死则势不重,情非憎君也,利在君之死也。(《韩非子·备内》)
医生原已吸吮病人的伤口,口含病人的污血,不是因为有骨肉之亲,而是因为利益所在。
同样车匠造好车子,就希望别人富裕;棺材匠做好棺材,就希望别人早死。
这并不是车匠仁慈而棺材匠狠毒:别人不富裕,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甚至是亲如一家的人也如此,一旦后妃、太子结称一个利益集团就会希望君主早死,如果君主不死,自己权势就不大。
这些并非因为憎恨君主,而是因为只有君主死亡他们才能进一步获得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