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破题,又感觉力所不逮。
极乐童子瘦小的身体盘坐在胡凳之上,稚嫩的小脸皱作一团。好似白玉的手指轻轻的敲打着桌面,他的思路不停的发散。
手中的毛笔好似无意识般在草稿纸上留下一个个文字。
“乐天知命,故不忧。”
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任自然之理,故不忧也。
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随着思路的理清,极乐童子的眼睛慢慢的亮了起来。
他抓住了一点灵光,绝对从孔丘的“三知”进行破题。
孔子在《论语·尧曰》即《论语》的最后一章里,孔子提出人要“三知”,即“知命”、“知礼”、“知言”,可谓是人生至理名言。
《论语》从学习的三个阶段开始,以要达到“三知”的境界终篇,是大有深意的。实际是讲述人生在道德知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