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桃色中有深桃色的斑点密集分布。
第一层无色或稍带一些绿色,下面紧接着的就是很狭的黄色层。第三层是比较厚的红色层,这就是在釉中呈现红色主体。第四层是更狭的青色层,最后是无色或稍带灰色的第五层,再下面才是素胎。
鲁善工用放大镜观察半天,不由感叹康熙烧瓷水平的高超,铜一般在烧到800c以上温度时,就有容易挥发的性质,高手非常善于利用这种特征。
先将性质不同的釉挂上两三层,在最底下挂的是专门挑选的比较难熔的釉,并且使其含有铜分。表面上所挂的是比较易熔的釉,在其中混入少许像锡或铁一类的帮助铜起还原作用的物质。
然后加热至1200c左右,这时下面的铜便行挥发而浸透至上层,并且被还原。其次又受到氧化的侵袭,因氧气的强弱、铜的浓淡以及锡、铁的多少而被氧化,或被粉碎成各种不同的大小,分散在釉中而现出那样复杂微妙的绿色或桃色。
跟着放进富于氧气的空气,只放进一点点,而且要巧妙地调节氧气量,才能够使非常容易变化的铜色保持美丽的红色。同时还不能使釉过熔而流下,因此加热的适当也是要控制得十分有把握才行。
而且美人醉却绝对不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