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善工想起一个琉璃厂传说:这方宝砚名为宋端石百一砚,制于北宋年间,全部石眼系天然形成,琢砚之初,匠人并不知有多少眼,制作过程中,石眼逐一显现,制砚人独具匠心,因势雕柱,使石柱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堪称鬼斧神 工。
后来乾隆皇帝十分珍爱此砚,曾题诗刻于砚右侧,收置圆明园中。战乱时期百一砚流落民间,收藏之人出于恐惧,怕招杀身之祸,磨掉砚右侧的御题,致使传世珍砚右侧比左侧略显单薄。
民国时期大藏家苏宗仁偶然在琉璃厂发现砚台,用七十大洋买下,爱如珍宝,特将书斋命名为百一砚斋,以此为镇斋之宝。
不料宝砚命运多舛,又在浩劫中连同其他珍藏一起遭劫。作恶多端的康生,以卑劣手段故意查抄苏家,把百一砚占为己有,后来恶人伏法,可宝贝不知所踪。
“难怪要小心把砚台藏在肚子里!”
鲁善工把玩着百一砚,爱不释手,如同婴儿肌肤,不愧是千古名砚。刚才也是宝物有灵,不愿意明珠暗投,让自己找到它,终于重见天日。
“既然咱们有缘千里来相会,那以后就相依为命吧!”
鲁善工哈哈大笑,千里迢迢来徽州,居然能遇见百一砚,看来缘分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