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拿起鸡血石,体会石材微妙差别,然后是巴林彩石,最后才是一块寿山石,做到心中有数。
两天闭门不出,沉浸于篆刻的博大精深,水平一日千里,逐渐吸收前辈经验,很快登堂入室,进步令人咋舌。
“喂,纪叔?对,我在家,什么?极品印章有下落了?”
鲁善工突然接到纪华诚电话,那边笑道:“你的事肯定要尽快办,说来也巧,善工堂专场消息刚放出去,就有人主动上门,你说是不是缘分?”
“说起来也不是外人,也是琉璃厂老字号,英古斋应该不陌生吧?”
鲁善工也是一愣,英古斋?真是无巧不成书!
挂断电话,相约下午面谈,鲁善工摇摇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转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琉璃厂。
说起英古斋,也是百年金字招牌,印章收藏乃第一把交椅。同治四年曾国藩调任钦差大臣,在未上任之前,来琉璃厂闲逛。见英古斋招牌,很感兴趣,夸这匾写得好。
老掌柜王梧借机邀请曾国藩题字,大笔一挥,写下“英光宝晋,古鉴西清”八个大字。就此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要说百年老店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除懂鉴定,善经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