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rou包子,也送给附近乡邻吃了。那时候人一般把包子做成馒头样子,没有褶皱也比较厚实。冬天里一冻都不好掰开。过完年后在李家店铺也卖了不少包子。有豆腐包和rou包。店铺那里有一个炉子,烧煤饼,一直热着包子,有人饿了就买两包子吃。李家包子都是纯白面做的,豆腐包两文钱一个,rou包五文钱一个,有成年男子手心大,吃两个就能垫肚子了。
有些人家也卖包子,不过舍不得白面做,用黑面或者混着高粱面做,做出来的包子都卖一文钱一个。一般行脚的都买这种包子吃。
那炉子也是李小花设计的,通了烟囱,防止煤炭烟中毒。里面的煤饼也是用稀碎的碳和细土一起搅拌制成的。非常耐烧。有些人家看见李家店铺里用的炉子,自家也想gao一个,就在李家定制。李家和县里铁匠合作,然后卖出去分钱。
等到五六月份的时候包子和饺子不能大批量买了,天气热了,放不住,倒是豆腐ru比较好卖。那个炉子买的人比较多,烧水煮粥都很方便。李家生意一直很好。
这时候小麦也能收了。李家停止了制作豆腐干等东西,倒是李家店铺还正常开。有好多村民自发去帮收麦子。这次收的麦子比上次的更多,多了两旦,一看这个麦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