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吏部碍于情面,将他转到了慈庆宫,做了一名中允(宫廷教师),一名太子朱常洛的老师。
当时的朱常洛并不得宠,虽然谈不上大字不识,但也称得上半文盲一个。
孙承宗的到来,改变了朱常洛。孙承宗并非像一般老师那样,教授学生四书五经。他在朱常洛的面前,只是在神侃。
朱常洛从没有见过这么能侃的人,他被孙承宗侃得涕泪横流,啧啧称道。
万历四十五年,孙承宗接到吏部交给他的一个任务,让他主持南京的乡试。孙承宗突然心血来潮,在乡试的题目中加上了自己的语录。
朝堂官员纷纷弹劾孙承宗,让他卷铺盖走人。亏得大学士刘一燝力保孙承宗,这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之后,高度赞扬孙承宗的教学能力,临死之前也不忘将自己儿子朱由校的教育问题托付孙承宗。
天启皇帝谨遵父皇遗命,刚刚登基,便加封孙承宗左庶子,每天给自己讲课。
虽然左庶子的官职并不大,比中允只高了半级(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是宫廷教师),但此次不同,孙承宗已不是太子的老师,而是当今皇帝朱由校的老师。地位尊崇,非往昔可比。
天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