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放在了视听语言上。
尼克-詹姆斯在文中写道:“古典战争影片多用远景、全景镜头,以及长镜头展示历史的广阔背景,空间和宏大的战争场面给人以大气磅礴的感觉。这种战争片气势很足,波澜壮阔。从视角来看,镜头是架设在战场之外的,观众是以旁观者角度审视战争,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缺陷,观众的代入感和临场感不够,缺乏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感。
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完成了对战争片的革新,将战争片从古典带入了现代。其实斯皮尔伯格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摄影机放在战场中间,大量采用主观镜头和手持摄影,让观众仿佛真的置身战场,具有极强的临场感。这种影片虽然在战争的宏大气势方面有所欠缺,但是通过细节的表现更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更善于表现战争的残酷性,也更容易触及观众的心灵,形成冲击观众心灵的视觉震撼力。
在《未来启示录》中,张然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到了平衡,让电影在拥有强烈的代入感的同时,具有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史诗感。电影中很多古典与现代结合的镜头,比如电影第一场战争戏的最后一个镜头,按照景别是一个大远景,这是古典主义电影视听语言的基本规范,作为结语的最后一个镜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