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的生长……】
看了眼论文的开头,陆舟满意地点了点头。
虽然以这项发明的轰动效果,他还可以写的更夸张点,不过牛皮吹的太大,容易给审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更何况他在材料学这个领域还是个萌新,搞材料研究的人还真不一定认识他。
写好了标题和摘要之后,陆舟开始撰写正文的部分。
这与写着写着还会皱一下眉头的数学论文不同,将数学问题的证明过程输入电脑的时候,陆舟偶尔还会重新思 考一遍,想想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究竟是不是“显而易见”的。
但材料学的论文,实验的流程他已经了然于心,数据也都是无可更改的东西,写作自然是行云流水。
花了整整三天时间,陆舟总算是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并且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大的问题。
至于投稿期刊的选择,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他最终选择了《nature》(自然)的子刊《nature-chemisy》(自然化学)作为投稿的目标,影响因子25.87。
相比起偏向科普性质的主刊,这种专业性的文章发在子刊上更合适一点。
传说中《自然》的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