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乱,列国争雄,n雄问鼎,正是出人头地,也是游说之士可以一显身手的大好机遇。面对如此的大好机遇却不知把握,这不是一个智者的选择。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穷困。我不想屈服命运,不愿注定我的卑微命运,不甘贫穷卑微,我要去改变,我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才学证明我的人生价值。如今楚王昏愦,六国疲弱,只有秦国雄踞一方,大有并吞天下之势。正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这就去投奔秦王了,您老人家多保重吧。我愿以我的才能效力秦国,完成千秋大业。十年之后,请夫子看我的成就吧!”
一番慷慨激昂的辞行话,就是放在现在也是非常不错的演讲词!
可是老师荀子,不以为然,他太了解这个学生了,功利心太强,过刚易折!这个学生肯定会闯出一番事业!也可能做到位极人臣,但同时也不得善终!
在平时的教学中,荀子不止一次地,问他的想法,李斯毫不掩饰的说出了自己的野心。也经常胆大妄为。
为此,荀子经常规劝这位非常得意的门生,知进退,懂收敛,可是李斯踌躇满志,听不进去这话!这才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于是荀子立即就断定李斯将是他最出名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