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也越大,一旦学成,既能化为己用。
第一次接触内功,杜衡就碰到了这种情况,空入宝山而空手归,一天下来竟然才勉强记熟一些招式,最后干脆想了个办法,研究起内功的本质来,还别说,真被他mo索了点东西出来。
想要不受到杂乱念头的影响,不一定要出家修道,也不一定要出家当和尚,只要保证意识集中,不让纷乱的念头影响身体运转,让身体在这种状态下自然的修行即可。
而‘胎息’不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胎息,这是一种很奇特的境界,心性与命相合,从而达到一种无念无为的表现状态。
胎息,先天之呼吸,是心住息,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婴儿未出生前,其形为胎,是不动不摇,不忧不惧,不思不想。心性住,而不动,这就是胎息。
胎者,元其神。息者,住其心。自心性也。修行者达到境界,能住息而不生心念,可止念,了断想入非非,坐忘,便可得胎息。
古人云,大道教人时,先要止住念头,念头止不住,也是徒枉然。而念头这种东西,便在于止息。念头控制住了,便可返还本源。
按照杜衡的猜想,达到‘胎息’至深处,口鼻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