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刘备的日常 > 1118陈寔遗盗
    阎柔刚走,太史即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前人诚不欺我。

    关于陈寔,刘备已从恩师挚友口中,知之甚多。

    母亲亦说起一个与他相关的典故。

    桓帝时,陈寔任太丘(县)长。他理政有方,秉公办事,心地醇厚。善于以德感人,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一天晚上,陈寔发现有个小偷躲在梁上。他并未声张,而是把子孙叫到跟前,讲了一番做人的道理。他说:人人都应自尊自爱,严于律己,防止走上邪路。干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学好,慢慢养成了恶习。本也可以是正人君子的,却变成了小人。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

    躲在梁上的小偷听得句句扎心,无地自容,遂跳下来磕头认罪。陈寔仔细盘问,方知连年歉收,生活贫困,才做了小偷。又见他不像坏人且确有悔改之心,便送与他两匹绢充作本钱,让他做小生意养家糊口。那人拜谢而去。

    此事传开,成为民间美谈。太丘县因而很长时间没有发生盗窃案。从此‘梁上君子’成了一个典故,后成为窃贼的代称。人们也把陈寔送给小偷两匹绢的事,称作“陈寔遗盗”。后世常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

    能被着书立传,且留下典故之人,又岂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