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平阿、义成、钟离、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历阳。
南蛮者,多是越人苗裔。
武帝征服百越后,曾将东越、闽越遗民迁移到江淮地区。后徙于江、淮之间的越人苗裔,时常反叛。时称‘庐江贼’、‘九江山贼’,与‘江夏蛮’相连接,且与江南诸郡之‘山越’连成一片。时下,江淮以南的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鄱阳等地,均有‘山越’蜂起。
盖因大别山区,河流众多,乃是中原通往江南的交通要道。江淮之间,今为蛮荒之地,故而时下此地生活着九江蛮、庐江蛮、江夏蛮等诸多蛮族。《魏书·蛮传》:“(蛮)在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颍,往往有焉。其(蛮)于魏氏之时,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类,渐得北迁。陆浑以南,满于山谷。”
蛮民多居于山谷,从事农业生产和牲畜饲养,风俗与汉人亦有区别。“蛮族布衣徒跣,或椎髻,或剪发。兵器以金银为饰,虎皮衣盾。便弩射,皆暴悍好盗贼焉。”《后汉书·南蛮传》又说:“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
蛮民的葬俗,也与汉人有异。“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