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刘备的日常 > 122薪尽火传
万钱。大木重料建造的宅院,作价十万已是极低不说。少君侯还允许先行赊买,多年偿还。且不收利息。

    壮劳力一日工两百钱。健妇一日工一百五十钱。老弱也有八十到一百钱。壮劳力一月便有六千钱。除去严冬酷暑两个月,一年可得六万。一栋宅院两年便可还清。而每户分到的五十亩美田,是无需花钱的。

    如此待遇,淮泗山民又岂能不举族迁来!

    伐薪可不是伐木。而是将多余的枝杈砍下。砍下枝杈,亦利于树木过冬。待明年春暖花开,断枝自会重发。如此反复。伐薪需要壮劳力。妇孺只能进野林,捡拾掉落的枯枝为柴。故而大者谓薪,小者谓柴。

    楼桑、西林、督亢,数万聚居。靠拾柴远远不够。附近州县的薪柴,便水陆并进,源源不断的运往楼桑。还有许多樵夫,推着满满一辘车的薪柴赶到楼桑售卖。

    《四民月令》:“二月,收薪炭。炭聚之下碎末,勿令弃之。捣、簁(筛),煮淅米泔(淘米水)溲之,更捣令熟。丸如鸡子(鸡蛋),曝干。以供笼炉种火之用,辄得通宵达曙,坚实耐久,逾炭十倍。”

    笼炉种火,便是指熏笼、火炉里的火种。

    这里说的炭,便是指木炭。伐薪烧炭南山中。将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