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斩马刀裹了层层皮革。白耳精兵如墙而进,当真人马俱碎!
还有新组建的一千板楯黄弩兵。战时结阵在白毦精卒前,十石大黄弩,远射八百步。双失连发。箭雨如林。威力实在是恐怖。
义父黄忠麾下一百弓弩手,亦扩增到五百。并发弩全部换成连射盾弩,称之为:连发盾弩手。之所以身穿双层革甲,便因盾弩攻防皆宜。射击时能护住胸腹。连射盾弩的击发方式,也与板楯黄弩兵不同。
十石大黄弩需用绞盘。而盾弩手所用,皆是擘张弩(用臂力开的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
弩侧臂设有拉簧。造型类似后世‘枪栓拉柄’。乃是从侧旁延伸出的手柄,尾端呈圆球状。开弩时,向后拉动圆球状手柄,便能上弦。储矢匣内装飞虻箭二十支。
《东观汉纪》:“光武作飞虻箭,以攻赤眉”。《方言》:“其三镰(棱)长尺六者,谓之飞虻”。
飞虻箭的铜镞身长寸许(3c、铁铤长一尺四寸余(34c,通长一尺六寸(37 c。其铜镞身、铁铤、铤尾、铜帽皆分制而成。乃是时下杀伤力最强箭。
除此之外,还有毒箭。
铜镞以三镰“羊头镞”为主。镞体一侧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