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再也没了挣扎之力,不过是捱一天,算一天。
穿着青蓑的两道身影,相偎着走在巷中,渐渐行远,终被无边暮吞没
立冬之后,女医馆的生意渐有起,但医馆雇请的保洁员、护士等,却接连有人请辞。
四柳巷与花厝河街的姐儿们,成了女医馆的常客。
许是第一单生意起到的宣传作用,那对主仆回去后,渐渐便有不少做烟花行的姑娘登门,她们一来,那些正经人家的女子,便断不肯来了。
生意虽好,名声却不大好,更重要的是,护士人手严重不足,一时间应付得便有些吃力,好在李氏肯帮忙,在府中寻了几个年老婆子,紧急培训后上岗,暂解陈滢燃眉之急。
此外,几位女医都留下了,无一存有去意,这也让陈滢放了心。
说起来,早在开设医馆前,陈滢就提前做过风险评估,此时情景,亦在她的预料。
既是女医馆,来的病人之中,难保没有做特殊行业的,如果一视同仁地对待,则必会引来名声上的麻烦。
也正因如此,聘请女医时,陈滢便格外留心,而今看来,她确实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比如,女医中有醉心医术、被陈滢的新颖医疗理念吸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