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怎么会认识那个骗子小赵?还聊得那么开心?
“小赵,你认识牛总?”董兴书疑惑的问道。
“今年九月,赵老师在《食品与发酵工业》上发表了一篇《论全球奶制品行业十年发展前景》的论文,我读后感觉醍醐灌顶,于是就给赵老师写了封信,赵老师在回信中详细解答了我的疑惑,让我受益良多。”牛俊生边说边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拿出一本期刊递给董兴书。
八十年代的学术界还是一个未受污染的象牙塔,风气非常干净,大家做科研都是为了报效国家,学术道德高尚,基本不存在为了职称和奖金乱发论文的现象。
因为仪器设备和资金的短缺以及技术落后,很难得到较好的试验结果,能在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非常了不起。后世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屠教授在八九十年代也不过总共才发了一篇论文。
白方宇接过期刊翻了翻,递给围上来的几个老师,大家挨个传阅了一遍,果然,白纸黑字的论文发表在《食品与发酵工业》的首页。
还来不及表示震惊,牛俊生又拿出几本期刊,分别是《微生物学报》和《中国科学》。
“读了赵老师的论文后,我非常佩服他的真知灼见,因此查阅了赵老师发表的所有文献,发现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