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大的正殿成均殿为中心,两边的殿阁鳞次栉比,楼宇间有回廊环绕,檐牙高啄。院里有参天的古树,坐落在树丛中成片雪白的楼群,露出一个个烟青色的琉璃瓦顶,像嵌在雪地上一样,远远望去,恰似一座青碧的岛屿。
朱漆大门顶端悬着一方赭色金丝楠木匾额,其上“太学府”三字乃是三百年前的孔门之后、儒林先贤所题,庄重之感油然而生。
“方院士,请留步。”
翰林院院士之一,这场殿试的副考官方国桢,转身见梅自寒向自己走来。
“太傅?”他忙恭敬行礼,“下臣悉听太傅指教。”
“方院士,我向你打听一个人。”梅自寒道,“你可知本届春试里有位叫‘杜梨’的考生?”
“哦,太傅问的是他啊?”方国桢想了起来,说道,“杜梨是滨州举荐来的考生,据说才华横溢,初试三科成绩名列前茅,尤以儒学见长。只是不知出于什么缘由,他中途放弃了殿试的机会。”
“他人还在洛阳么?”梅自寒问道。
方国桢面色一窘:“这个下官就不清楚了,不过太傅翰林院库房调取今届应试考生档案,里面应该记录过他当时入住的栈。”
梅自寒点了点头,心中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