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张九皋进献精品刺绣给杨贵妃而获加官三品,可见当时最高阶层对粤绣欣赏有加。到明中期,因广东沿海贸易交往便利,粤绣已扬名海外。清代,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英国创建了英国刺绣同业会,英王查理也倡导英伦三岛传播粤绣艺术,一时间粤绣被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英、法、德、美各国博物馆均藏有粤绣。粤绣18世纪风靡了英国皇家及上流社会。广东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主要有衣饰、挂屏,褡裢、屏心、团扇、扇套等绣品。在艺术上,粤绣构图繁密热闹,色彩富丽夺目,施针简约,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猿、鹿以及鸡、鹅为题材。粤绣的另一类名品是用织金缎或钉金衬地,也就是著名的钉金绣,尤其是加衬高浮垫的金绒绣,更是金碧辉煌,气魄浑厚,多用作戏衣、舞台陈设品和寺院庙宇的陈设绣品,宜于渲染热烈欢庆的气氛。
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亦称“川绣”,指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刺绣。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在当今的绣品中,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既有巨幅条屏,也有袖珍小件,比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