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这个母亲值得原谅,因为他儿子这种病实在是太折磨人,而且最折磨的就是亲人,这个母亲因为压力大说出这种话情有可原。
但是这种说法却无法为这位母亲想过他儿子去死这件事情开脱,她说了,至少证明她这样想过。
任一莲不会去苛责这位母亲,虽然她不够伟大,但是她确实也情有可原,因为换个人来,并不一定就比她做得更好,其他的母亲在说出“你为什么还不去死”的时候,可能还要更恶毒一些。
但是,就是这种情有可原,才让任一莲感觉更难受,这就说明,书里表达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之所以只有那个母亲表现出来,只是因为其他人没有受到跟她一样的考验。
任一莲又想到《活着》,两本书可以说都是悲剧,但是《活着》至少还悲中有暖,还是有一点点希望的,所有的悲剧大部分都是客观的。
换个角度说,福贵是幸福的,他有个好父亲,有个好母亲,还有好妻儿。福贵的悲剧主题是“失去”,人们在读他的故事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失去的悲伤。
他失去了家产,失去了父亲母亲,最终失去了所有的亲人。
而格里高尔的悲剧在于“发现”,人们通过故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