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租下那处她还没见过的院子。
随后她又托赵管家替她找木匠,甭管是卖包子还是卖馄饨,这推车,都得先做起来。
赵管家在信阳城待了几年,算得上信阳通了。
哪里能找到合适的木匠他再清楚不过,当场就应了下来,说明天就能把木匠带过来让她先瞧瞧。
这些琐事解决,乔瑾瑜当天下午就拉着杜氏到街上转了一会儿。
打探城中卖包子和卖馄饨的都有几家商贩,哪家的生意好,还买了各家的包子来尝了尝味道。
“就属陈记包子铺的生意最好,包子的味道也最好。”
“我们如果卖包子,只要味道不比陈记包子铺的差,生意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杜氏滔滔不绝,心里和眼里都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浑身上下都往外溢着一股干劲。
乔瑾瑜瞅瞅杜氏,心里和眼里都是赞赏。
杜氏是土生土长的杏花村人士,幼时没念过书,不认识字。
这些年来唯一会做的事,就是种地和照顾丈夫孩子。
杜氏不曾见过什么世面,可在她提出做小买卖经营生计后,除了最开始对这个陌生的新领域表现出来的担忧和顾虑,杜氏身上剩下的,就只有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