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哪一天。
在灵感指引下完成的部分,充其量也就两个段落而已。离副歌部分都还远着呢,后面还应该有很多内容。但千明勋尝试了很多次,都没能再找回那天人合一的感觉。
千明勋并非无法补全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常人尚能随口哼出些简单的曲调,千明勋脑子里当然不是一片空白。
有了前面这些作为已知条件,整首歌的风格已经确定下来。如果千明勋追求的只是成曲,接下来的工作就像是写作文,而且还已经给出了开头。
遗憾的是这个半命题作文。最后停在了一句发散性的话上:还记得那一天。
那一天……究竟是哪一天?
那一天……又发生了什么?
千明勋可以写的极尽华丽,用上世间所有动听的辞藻。但这种方式得到的产物,是经不起考验的。每一处都可以被随意更改、替换,只要出现了更好的选择。
但千明勋想要的,很显然是一个整体。每个部分都是确定的,组合起来又是唯一的。
千明勋心中有着无尽的回忆。即使同样是美好的记忆,但蕴含的感情还是有细微的区别。失去了灵感的指引,就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也许是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