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我大哥作的曲,你还需要担心吗?”
……
要说中秋诗词,恐怕大多数华夏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基本都烂熟于心。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里评价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这孩子,倒是有心了。”老太太一句话说得老苏同志心里吃味,老爷子推了推眼镜,眉目间满是喜悦。
“怎么啦?”宁希竹问道。
“老头子喜欢宋词,尤其是苏轼这首《水调歌头》!”老太太解释道。
听完,宁希竹看着舞台上的苏景,神采奕然。
正如奶奶所说,苏景之所以会想到给《水调歌头》谱曲,也是因为老爷子,他接到韩金生的电话后,一直在想秋晚应该唱什么歌,想来想去也没有个头绪,正巧老苏同志给他打电话说起老爷子,想到老爷子钟爱宋词,他就想出了这个法子。
既然打定了主意,他就开始了找合适的宋词,关于中秋的诗词很多,但是首推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苏景很犹豫,他知道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