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让大教堂“尊贵圣洁”的执事们亲力亲为他们只负责出面,具体的工作则交给了形形色色的雇员和教会仆从来操办。
在韦伯的“新改革”下,这些雇员和仆从的数量被削减了五分之四,令执事们叫苦不迭于是就开始用消极怠工,用“人手缺乏”为理由,让拜恩大教堂几近陷于半瘫痪状态。
但他们显然小看了这位“主教大人”的超人毅力,以及十分擅于拉拢盟友,靠“真诚打动人心”的本事。
韦伯首先裁撤了多余的教会仆从,但所有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雇员宣传员,法官和税吏,被韦伯保留了在教会的神职,然后全部转嫁交给了拜恩宫廷,直接向拜恩公爵和圆桌议会效忠。
也就是说虽然他们依旧挂着教会的名,做着和过去相同的事,但薪水由公国发,教会不再过问。
这对双方而言可谓“互惠互利”,韦伯摆脱了冗杂的俗务,而圆桌议会则一夜之间拥有了大批基层官僚,执行效力比过去要通过各伯爵的宫廷要强得多。
惊喜过望的夏洛特都灵随即趁各地伯爵没有反应过来,开始推行她的集权计划而腾出了余力的“主教韦伯”,终于可以将精力放在教会的主要职能上。
在大教堂执事们集体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