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齿,当时他还在镇江,虽然相隔不远,可京城的一举一动,他真的没法完全掌控。而且这种事情,汤和也不可能提前知会他,就连老汤也不知道他已经悄然离开了云南……
“柳大人,你责怪老夫未能跟茹大人一起同昏君周旋,老夫虽然有次心,却也不敢做如是想。这是信国公中风半月,清醒之后,授意心腹送出来的,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我。柳大人或许会问,信国公何以能信任老夫?”
严震直叹道:“我是浙江人,信国公曾经巡察海防,抵御倭寇。那时候我还是当地的粮长,我出钱出力,协助信国公修筑海防,建立许多城堡。或许信国公觉得我还可靠吧!而且我也不显眼,朱允炆和他的爪牙未必会对我下手。”
……
听完严震直的这番话,柳淳彻底清楚了,他手里的一封信,竟然重有千斤啊!
很难想象,汤和在中风的情况下,是如何写出这封信的,是他授意,下面人所写,还是他提前准备好了?
柳淳不知道。
但他知道,这是汤和穷尽最后一点力量,将朱标之死的真相,托付给一个可靠之人。
信国公汤和,一生追随朱元璋,不管是打仗,还是做官,都谨慎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