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就只能乖乖被大明摆布。
不服气就打一场,只要赢了,什么都好说,要是打不赢,对不起了,更苛刻的条件还在后面呢!
朱高燧何其机敏,他顿时明白了夏原吉的意思。
开支的确很大,但是大明已经能承受了。
增发货币,对内对外,发行债券……靠着这些手段,已经能支撑起官僚体系膨胀的压力。而且更加完备的官僚体系,还能增加税收,提升各种形式的岁入,收税高了,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了。
“师父,弟子这些日子一直琢磨不明白,您老怎么会留下这么大的疏漏,现在弟子才清楚,是要等待时机成熟,才能一劳永逸啊!”
朱高燧激动地手舞足蹈,在他眼里,师父俨然神机妙算的活神仙。倒是柳淳,他不悲不喜,没什么得意,却也没什么失落。
这本就是变法的必然。
假如在几年前就开始完善地方官制,就开始把报纸的发行权弄到衙门手里,就加强管理……这些事情,要增加多少开支?
以大明朝当时的岁入,能承担得起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管理是要用人的,用人就要给钱,成倍增加官吏,除了俸禄之外,还有地方衙门的日常开支,轻松压垮整个大明朝。绝对比藩王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