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太学生,担当一回知县老爷,断一断这个案子,到底这三个猎户,有罪没罪?
老朱看到的,依旧是强烈的争执,有的人认为不管怎么说,他们杀人吃肉,就该死。
可有人也说处在深山之中,杀一人活三命,何罪之有?
但也有人否认,一命和三命,能说三条命就比一条命值钱吗?
甚至有太学生觉得,身处山中,与野兽无异,人杀人该治罪,可野兽猎杀野兽,用得着治罪吗?
……
这些答案五花八门,有些乍看很有道理,可有些仔细思量,也未必是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柳淳并没有给出答案。
他只是让学生们尽力去思索。
朱熹说过,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个理,什么都有理管着。可柳淳呢,偏偏找出了一大堆不用用简单的对错来区分的案例。
原本被禁锢的太学生,脑袋终于活泛了起来。
可以明显看到,越是往后,他们有关财税的讨论就越丰富……比如最初他们的主张都是强调平均。
但很快有人提到了税收的便捷,比如有人就说,征银比征粮方便。可有人也说,百姓家家有粮,可不是家家有银子!而且银子有折色的问题,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