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油画颜料具有很强的渗透特性,画布处理过程必须确保不会被油性污染,而且防水。启蒙时代的欧洲画家在处理画布方面很奢侈,他们使用鸡蛋清,在画布表面均匀涂抹,阴干后形成特殊的保护层。这是目前公认最好的“画布做底”法,但是价格昂贵,学生也难以承受。学院派的常用做法,是将白乳胶与清水按照比例调和,将其稀释,掺如一定数量的双飞粉,搅拌形成略带粘稠感的稀糊,用刷子均匀刷在布面上。
这个过程要重复两至三次,晾干后进行,才能得到一张符合要求的油画布面。
谢浩然很享受这个过程。在他看来,这同样也是一种学习。与班上其他人一样,从打造画框到画布做底,都是自己完成。
贺明明在美术学院附近买了一间房子。很清静的小区,一百二十平米。砸掉了中间的隔离墙,将一间卧室与客厅连通。没有处理地面,墙壁也只是简单抹了一遍白灰。按照谢浩然的要求,家具只有两张分开摆放的大木桌,几把折叠椅,剩下的,就是沿着墙壁打造,宽度不超过二十公分的整体式壁橱。
他需要一间画室。
方玉德说得没错:按照谢浩然的这种画法,绘画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人。只是粗犷的风格与笔触与眼下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