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部落避免国家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建立没有抓手的社会形态。
这里的抓手,就是“途径、凭借、突破点、切入点”之类的意思。
象沃沮人这类的山民社会和乌桓人的牧民社会,首先在内部上,就要尽量防止出现一家独大的首领,或者非常强势的首领。故意的制造一种一盘散沙的社会状态。
一是为了防止内部出现统治者,二是防止这样的统治者被外部的平原国家势力利用,从而达到控制他们的目的。
这是一种对抗以夷制夷的策略。
相应的,在社会组织上,就要采取一种分散性和流动性强的形式,这就是部落形式。
在经济上,就采取不依托聚集农业的,不让大规模谷类的农业区出现,从而防止人口聚集,逃避国家的监管和控制。
在文化上,就采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不同的信仰,防止在文化上的统一。
当然,即使是逃逸部落,也离不开文化。
但他们仍然有自己的办法。比如故意不使用文字,历史和传说、文学等,都采取口头传承的方式,让文化碎片化。
在生活上,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通过大吃大喝,防止成员积累过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