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甚至,他都未曾质询,或者求助过天子,任何的政策,下放到了他的手中,他二话不说,立刻施行,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尚书台都兴起了这种风范。
这些年来,大臣们几乎都没有将目光放在尚书台上,尚书台也一直被小看,看起来,尚书台并没有像样的奏表,乃至是都没有了声音,可邢子昂就是这般的性子,随着年长,他愈发的沉默起来,一心只干实事,无论是先前的修建驰道,还是官学之事,还是水利,都是绕不开尚书台的。
原来的尚书台,是只有审核政令,下达政令的作用,可是在王符的年代,他开了个坏头,将施行政令的权力也揽到了尚书台手里,自己提出政策,再由自己去施行,这就是当年王符的想法,当然,在他的那个时代,这样的行为的确让他免去了不少的麻烦,也让他尽情的施展心中的抱负。
可是到了如今,这却成了一个坏处,因为王符已经不在,可尚书台处置事务的权力还是被留了下来,尚书台里的官吏们,可谓是整个庙堂里最为忙碌的官吏,官学政策提出,他们便要去通知各地县令太守,进行修建之事,还要自己去联系祭酒,派往各地,最后事情顺利,提出此事的司农备受赞誉,却没有他们什么事。
天子也曾找过邢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