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独立的。遇到这类案件,法院很乐意竖立司法公证的典型。
当然,这也只是针对政府,面对个人或者是私营企业的时候,威慑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不交专利费,或者是少给专利费,那是常有的事情。能够收多少,全靠专利所有人的能耐。
政府要面子,怕惹上这种必输的官司,并不代表企业也会怕。通常大家会开个马甲,万一输了官司直接宣布破产,换个新马甲继续上阵。
从这方面来说,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是幸运的。这套电力系统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客户主要是地方政府,都是需要注意吃相的主。
客户要注意吃相,连带着从事这项业务的电力公司也必须要注意吃相,拿不到专利授权就不可能中标。
当然,这也是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专利费收得不多的缘故,不然别人直接另起炉灶,再搞一套体系,避过专利壁垒。
钱不多,自然不需要重新研发了。涉及到的专利技术这么多,想要绕过专利体系,所需要的成本可要高得多。
忙活了两个多月,埃尔克森才拿出了第一份成果,敲响了总裁马克奥立弗办公室的门。
“请进!”
马克奥立弗的声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