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纳为例,市政府每年要支出120万神盾的电费和照明系统维护费用。
对繁华的维也纳来说,这笔钱可以直接分摊给市区的商人,他们是不夜城最大的受益者,夜市产生的收益足以弥补这笔开销。
要是换了某些小城市,没有多少商业,每年的财政收入都只有十几万神盾,就连维持政府运转都困难。
要是跑去跟风,最后这笔开销就落到了普通民众头上。对当地本就收入低的民众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人口密度越低的城市,人均供电成本就越高,这笔账维也纳政府早就算过了。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费利克斯首相提前站出来泼冷水。免得某些官僚,为了刷政绩盲目跟风。
听了费利克斯的警告,不少参加会议的地方官员,都为自己之前的想法捏了一把汗。
果然便宜政绩不好捡,要是不具备条件,跑去盲目跟风,估计报告打上去,自己的仕途就结束了。
除了几个邦国自主权要大一些,其余的城市要上马这种大项目,还是需要维也纳政府审核的。
目前为止,能够获得批准只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或者是本身就在产煤区,发电成本低得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