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二世放在眼里,报纸要骂那就由他们骂好了。反正都已经习惯了,要是那天欧洲报纸上没有骂沙皇政府的新闻,那才是真正的“新闻”。
“不会这么简单吧?维也纳政府答应的这么爽快,弗朗茨在打什么注意?”
这是亚历山大二世和奥地利打交道总结出来的经验,基本上维也纳政府只要爽快答应了,都会有附加条件。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尴尬的解释道:“维也纳政府提议:要么我们整肃军纪,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要么继续把屠杀进行下去。”
听到这个答案,亚历山大二世先是一惊,随及眼前一亮。
“屠城”会引发国际社会的责难,会增加奥斯曼民众的抵抗意志,同样也会促使更多的人选择跑路。
想要驱逐当地民众离开,也不是那么简单。可怕换了一支顶着“屠夫”恶名的军队,恐怕大部分民众都会望风而逃。
奥斯曼帝国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民众禁锢在地方上,这种高难度的执行能力,不是封建帝国可以完成的。
只有制造了恐慌,让大量的奥斯曼民众加入了逃难队伍中,在战略上联军就已经获得了胜利。
俄军一路横扫下去,恐怕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