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胜负不仅仅只是指挥,士兵的质量和数量也是关键因素。
积小胜也可以为大胜,稳扎稳打的时候,考验更多的还是实力。
俄国人同时发起三大会战,毛奇再厉害也只能兼顾一个战场。那种对前线情况一知半解,躲在后方指挥,就能够取得胜利的都是“神话”。
没有能掐会算的本事,不了解前线上的真实情况,如何能够精确排兵布阵呢?
或许有人会说通过“电报”汇报的资料了解前线情况,实际上根本就不现实,很多东西只能亲自去看才能明白。
军队是由人组成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参杂着各方利益的电报,实际上已经掩盖了很多东西。
弗朗茨问道:“阿尔布雷希特,俄国人这是要放弃第四军了?”
不是弗朗茨看不出来,问题是十几万军队就这么放弃了,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这么说吧,单独一个第四军就可以排进世界陆军前十,全欧洲只要法奥俄普四个国家的常备陆军超过二十万。
阿尔布雷希特摇了摇头,回答道:“是,也不是!只能说伊万诺夫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从战略上来说,俄军眼下最重要的是发起南线攻势,不给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