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英国人的定价,大部分商品的价格,还不到生产成本的一半。
“卖”是血亏,这笔损失还不能让生产者承担,要不然全国的工厂有一家算一家,全部都要破产。
这是柏林政府万万不能接受的,现在这帮工厂主都是普鲁士王国的基石。
好不容易才用经济利益收买,令容克贵族接受了裁军,现在马上就砸了他们的饭碗,那是死政府的。
欧洲革命浪潮这么汹涌,普鲁士王国能够保持稳定,就是因为保住了就业。
工厂都是工人自己的,自然不存在失业。为了安抚人心,柏林政府可是向大家保证,成本价兜底的。
在经济运转正常的时候,这个承诺自然没有问题。企业是要赚钱的,没有谁会故意生产一堆滞销的产品,丢给政府找麻烦。
现在不一样了,经济危机爆发,市场糟糕的是一塌糊涂,企业根本就赚不到钱。
按照约定,现在大家的产品卖不出去了,柏林政府就有义务,用成本价帮他们处理掉。
普鲁士没有殖民地,想要进行商品倾销,就必须要和欧洲各国竞争。
单纯从经济角度上来看,英国人的定价是合理的。普鲁士的工商业制品确实没有竞争力,只能玩儿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