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功夫后,格莱斯顿首相缓缓说道:“命令印度总督全力备战,国内也要准备起来。
光印度殖民地还不是俄国人的对手,一旦战争爆发,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兵增援阿富汗地区。
外交部继续进行外交努力,如果可能的话,这场战争还是能不打就不打。”
阿富汗地区已经入手了,对英国政府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肃清地方,重新建立社会秩序。这个时候跑去和俄国人开战,那完全是纯亏本的买卖。
打赢了战争,他们也无力进入中亚地区;打输了战争,不仅刚刚获得的阿富汗要丢出去,就连印度殖民地也会时刻受到俄国人的威胁。
……
尽管英国政府极力封锁消息,俄国公使遇害案还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递了出去。
消息传到维也纳宫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弗朗茨收到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一国公使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打死”,这不是开国际玩笑么?
英国人定义为“意外”,这也要有人信才行。
不管是飞石误伤,还是别的原因。总之,从一开始“公使案”就和阴谋扯上了关系。
至于幕后黑手是谁,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