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法郎和废纸差不多。
没办法,能够用法郎买到的东西,不需要;想要的东西,法郎又买不到。
仔细观察在巴黎的银行网点,就会发展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外币、黄金可以兑换法郎,法郎却无法兑换外币。
战前1英镑兑换25法郎,现在1英镑可以兑换100法郎,并且这个兑换比还可以继续商量。
如果让马克西姆·西多洛夫选择,他宁愿用这上千亿法郎的资产换取一亿英镑现金,实在是不行一两千万英镑也可以商量。
很遗憾,没有这样的冤大头过来接盘。看似优质的资产不少,实际上战后能够保住多少却是一个未知数。
比如说:比利时、莱茵兰地区矿山、土地,又比如意大利地区的工厂、不动产,看似属于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实际上未来肯定和他没关系。
光这些损失,都足以令马克西姆·西多洛夫的资产缩水一半。剩下的一半同样不安全,战争是最大的资产杀手。
毫无疑问,持有这么多资产,肯定不是马克西姆·西多洛夫愿意的。他是银行家,又不是实业家,对回报率偏低的工厂、矿山,自然没有兴趣。
除了少量的资产是主动买入外,其中绝大部分产业都是银行贷款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