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没人做,资本不肯投入,铁路建设自然缓慢了。
如果不是奥地利的鼓动,加上有法国赔款可以期待一下,沙皇政府说什么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启动中亚铁路。
“能够缩短工期么?”
没有要求压缩建设成本,那是亚历山大三世知道,国内的官僚是什么货色。真要是压缩了建设成本,谁也不能保证修出来的铁路能够顺利通车。
类似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在之前的铁路建设中,就有傻逼为了节省经费,擅自压缩了轨距和枕木长度。
如果要仔细研究顺利通车的铁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预算超支。
简单的来说,就是先报一个低价立项。等工程进行到了一半就没钱了,逼着政府增加投入。
“如果承包给奥地利铁路公司施工的话,总工期能够压缩四分一,主干线能够在八年内延伸到阿富汗边界。
不过他们的报价很高,在我们提供劳工的情况下,都要18.86亿金卢布;如果完全由他们施工,预算更是高达30亿金卢布。”
这样的差价,阿利舍尔·古洛夫也很无奈。国内的铁路公司预算确实低,可惜每次都不能顺利完工。不仅工期无法保障,还要追加预算。
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