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但是在取得战争胜利之后,大家很快又沉迷了进去。
这种“自信”也反应在政治外交上。包括南下印度的战略? 就是建立在这种“迷之自信”的基础之上。
听了这个解释? 包括尼古拉二世在内的众人都动心了。
最惠国待遇? 那和没给一样。反正俄罗斯帝国已经是神罗工商业制品的天下,再放一个美国人进来,充当他们的竞争对手也好。
对想要摆脱神罗影响的尼古拉二世来说,他只是担心美国人没用,纵使开放了市场也竞争不过神罗。
在远东地区联手扩张,那根本就不算条件。本身俄罗斯帝国在远东扩张,就需要盟友分担压力。
至于独霸远东,完成黄俄罗斯计划,那是未来的事情,丝毫不影响现在美俄合作。
可以说美国人的要求,除了铁路专营权有些令人为难外,其他条件都在大家底线之内。
谢尔盖·维特首相:“美国人肯帮忙修筑西伯利亚铁路,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不应该是现在。
帝国的实力不是无限的,法国人的叛乱需要帝国镇压,中亚铁路更是进行到了一半,我们实在是没有能力再启动一个大项目了。
从目前的施工进度来看,如果后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