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战争下来,修筑铁路的免费劳动力有了,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性人才也有了。
最关键的是军费,还是维也纳政府垫付的,一场打压法兰西的战争,沙皇政府实际上只是出了人。
从这方面来看,“向西”战略无疑是成功的。除了面子上不好看外,俄罗斯帝国实际上却是血赚。
如果能够将这些人才利用起来,靠着这波吸法国人的血,俄罗斯帝国的工业化进程至少可以加速十年。
相比之下,“东进”战略就要差强人意了。西伯利亚铁路正在施工中,距离通车还是遥遥无期。
在任何一个国家,人才都只是极少数。法国人的血也不是无限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向西”战略马上就要收官了。
叶夫根尼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西线是没法继续指望了,东进战略又受限于交通遥遥无期,短期内南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原地不动,等着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再实施东进计划。想想就行了,不是每个国家都有那么好的耐心。
就算是沙皇政府高层能够等,下面的人也等不住。没有办法,印度实在是太富饶了,财富已经迷失了很多俄国人的双眼。
挑开了话题,众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