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汽车,拉开了英国汽车工业的序幕。
可惜的是开局王者,最后却被玩成了青铜。此后的汽车发展史,就从不列颠转移到了法兰西,接着又到了神罗。
蒸汽机汽车那也是汽车,尽管不怎么方便,但是在特定的场合还是很有价值的,所以还是进行了少量生产。
按理来说,有工业底蕴的英国汽车企业不应该掉队的,问题的关键就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上。
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内燃机技术没有跟上,汽车的发动机就成为了英国汽车工业中最大的短板。
自家的发动机性能跟不上,那就只能从海外进口了,反正现在是自由贸易时代,想买都能够买到。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产成本上升了。
仅仅只是发动机贵,还可以忍受,大不了就少赚一点儿。
问题在于不列颠的汽车产能非常低,连带着零配件产量也不高,生产的少了成本也就上去了。
大部分本土生产的零配件,不仅售价比进口的贵,就连性能也跟不上。
扶持国产是不存在的,资本逐利自然是买性价比高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列颠的汽车生产企业,变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