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不高兴,还有俄国人顶缸啊!忙于日俄战争,无法分心南顾,就是最好的理由。
牵制俄国人,减轻不列颠在印度的压力,就是他们对联盟的最大贡献。
当然,桂太郎得出这样结论的前提条件是:英俄没有勾搭到一起。
要是俄国人倒向了英国人,他们就没得选择了,只能结束战争,硬着头皮南下。
毕竟,英国人的钱也不是好拿的。既然收了人家的钱,那就要命来还。
……
远在万里之外的日本政府都感受到了压力,直面风暴的欧洲国家,那就更不用说了。
又到了几十年一遇的站队季,到了现在这一步,大家必须要做出抉择了。
“选择大于努力”,对国家同样适用。这一步迈了出去,再想要回头就难了。
未来几十年究竟是“吃香的、喝辣的”,还是“吃糠咽菜”,就看现在这一波下注的结果了。
巴黎,自从欧陆战争结束后,这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就跌落成了二线城市,在国际上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昔日,那种巴黎政府一跺脚,地球都要抖三抖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的。
现在有的只是一个在狭缝中求生存的波旁王朝,丝毫没有昔日欧陆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