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人在搞大动作。
在习惯的作用下,沙皇政府只是下令当地政府镇压叛乱。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废除农奴制过后,俄国的工商业获得了高速发展。
不要误会,这个高速发展主要是指量上,工业产能大幅度提高。然而工业产能增加,质量却没有大的改变,在市场竞争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
国人都宁愿使用价格高昂的进口货,也不愿意使用国产货。这一时期的俄国工业产品拥有傻大粗的通病,不好用就算了,关键是价格上也不便宜。
因为国内交通的关系,直接令俄国的原材料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进而导致了生产成本过高。
麻烦来了,工业产品是制造出来了,可惜在市场上卖不动。尤其是机械设备,完全是滞销状态。
尽管沙皇政府一再提高关税价格,仍然没有任何用处。甚至有人讥讽俄国生产的工业设备,还竞争不过手工业。
这是夸张的说法,在效率上再怎么样也比纯人工要高。当然以俄国低廉的人工价格,和机械设备的高次品率,最后的成本孰高孰低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契科夫的文学作品中,就提到过俄国机床生产出来的螺丝钉